首页/金博士学堂/进阶金融知识/科创板

43【长·分享 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高研发推动高成长 科创板集成电路公司高质量发展正当时

时间:2022.05.09 12:49:00来源:上海证券交易所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交易所投教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李兴彩)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集成电路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性、关键性和战略性意义。“十四五”开局之年,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平稳增长态势。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2021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首次突破万亿元,达到10458.3亿元,同比增长18.2%。

 

  科创板作为支持硬科技产业的主阵地,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深化,这在集成电路产业上表现尤为典型。开市近三年来,科创板集成电路公司已达到55家,占A股同类上市公司的“半壁江山”,形成产业上下游链条完整、产业功能齐备的板块;板块内公司业绩成长喜人,彰显出资本助推技术创新结硕果,为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集成电路板块成长喜人 超八成公司实现净利润增长 

 

  2021年年报显示,科创板集成电路公司2021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145.30亿元,同比增长44%,实现归母净利润238.51亿元,同比增长191%。营业收入方面,全部公司均实现了增长,平均增速达到71%,纳芯微、创耀科技等12家公司营收增幅达到100%以上。归母净利润方面,超八成公司同比增长,平均增速达到150%,29家公司归母净利润翻番。

 

  晶圆代工龙头中芯国际业绩创新高,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356.31亿元,同比增长30%,实现归母净利润107.33亿元,同比增长148%。公司全年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产品量价齐升,整体毛利率提升5.5个百分点达到29.3%。根据IC Insights公布的2021年纯晶圆代工行业全球市场销售额排名,中芯国际位居全球第四位,在中国大陆企业中排名第一。2022年开年,中芯国际继续延续高增长趋势,业绩迎来开门红,公司2022年1-2月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59.1%和94.9%。

 

  存储芯片设计公司东芯股份2021年归母净利润增幅位居科创板集成电路板块第一,达到1240%。东芯股份是中国大陆少数可以同时提供NAND、NOR、DRAM等存储芯片完整解决方案的公司。随着公司产品线的不断丰富以及对客户导入期逐步完成,公司出货量和销售规模逐步放量,规模效应逐步显现。与此同时,公司研发平台全面升级,聚焦国内先进工艺,与中芯国际深度合作于2021年下半年完成了SLC NAND Flash首颗芯片流片。

 

  覆盖完备产业链条,各环节联动持续发展 

 

  科创板集成电路板块已涵盖上游芯片设计、中游晶圆代工及下游封装测试全产业链,同时兼备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等支撑环节。受益于半导体行业持续高景气等因素,板块全产业链均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

 

  分产业链环节看,上游芯片设计企业数量最多达到36家,平均增速也居于首位,平均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达到76%和167%;中游晶圆制造企业仅有中芯国际1家,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30%和148%;下游封装测试企业,平均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速为51%和86%;另有4家IDM模式(一体化)的集成电路企业,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的平均增速也达到了41%和153%。

 

  值得注意的是,芯片市场供不应求带动半导体晶圆代工和封测企业加速扩产,刺激了半导体设备和材料需求大幅增长。截至目前,科创板已汇聚了中微公司、盛美上海等5家半导体设备企业,其2021年平均营收增速89%,平均归母净利润增速203%。半导体材料方面,科创板已有安集科技、沪硅产业等7家,产品涵盖抛光液、半导体大硅片、特种气体等多个细分领域,2021年平均营收增速57%,平均归母净利润增速47%。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助推产业链成长加速 

 

  科创板集成电路公司业绩大幅增长的背后是持续的高研发投入,为主营业务成长带来源源不竭的动力。2021年,科创板集成电路公司合计研发投入金额达到171.42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中芯国际、寒武纪、翱捷科技3家公司研发投入均超过10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平均高达19%,高于科创板整体的平均13%。概伦电子、拓荆科技等7家公司研发占营收比例均在30%以上。

 

  在集成电路产业上,科创板已汇聚了中芯国际、沪硅产业、盛美上海、格科微等一批硬科技龙头,实现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深度融合,为产业加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比如,2022年1月新上市的天岳先进,是国内领先的宽禁带半导体(第三代半导体)衬底材料生产商,公司的半绝缘型碳化硅衬底产品,有力保障国内需求的供应。根据Yole报告,2021年公司在半绝缘碳化硅衬底领域,市场占有率连续第3年保持全球前三。公司2021年业绩大幅提升,实现扭亏为盈。公司用于生产6英寸导电型碳化硅衬底材料的募投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将满足下游电动汽车、新能源并网、智能电网、储能、开关电源等碳化硅电力电子器件应用领域的广泛需求。

 

  大硅片龙头沪硅产业在年报中表示,公司承担的科技部“02专项”《20-14nm集成电路用300mm硅片成套技术开发与产业化》项目于2021年6月通过验收,全面完成了项目任务。公司在300mm半导体硅片技术能力提升和产品认证方面均获得了巨大突破,在技术上实现300mm半导体硅片14nm及以上逻辑工艺与3D存储工艺的全覆盖和规模化销售,在客户上实现国内主要芯片制造厂商的全覆盖,在下游应用上实现了逻辑、存储、图像传感器(CIS)芯片的全覆盖。

 

(免责声明:本文仅为投资者教育之目的而发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长城证券投资者教育基地力求本文所涉信息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出任何保证,对因使用本文引发的损失不承担责任。)

上一篇 下一篇

金博士学堂
基础金融知识
进阶金融知识
全面注册制专栏
投教风采
投教荣誉
投教活动
投资者保护
问卷调查
意见征集
投诉与建议
投教链接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
中国证券业协会
上海证券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北京证券交易所
友情链接
证券纠纷调解在线申请平台
中国投资者网
宝城期货投资者教育基地
关注我们
长城证券投教基地
联系我们
95514
关闭浮窗
问卷调查
全面注册制专栏
返回顶部